本篇原是2004年4月撰寫,當時因台鐵將於2004年4月27日零時於花東線正式啟用單線簡易聯動閉塞式,一直是花東線特色的 電氣路牌 拋接景觀將很難再見到。所以版主也於最後一個週末4/24前往花東線一同感受路牌拋接秀的魅力,看到眾多鐵道迷齊聚花東線平日空蕩的小站,也領受到了小站獨有的人情風味。
時間回到現在,因為花東線改線不僅很多車站舊站房、月台人去樓空,電氣路牌也已不復見了,早已改成CTC中央行車控制系統了!(2004年記錄重新編輯)
南橫公路

明明拍花東線為什麼會出現在南橫公路?因為當時尚無北宜高及蘇花改,光是從台北到宜蘭就要花不少時間,週五晚上開夜車南下,算算時間就改走高速公路南下,從台南接南橫到關山啞口再下山,直衝海端站。但因為是開夜車,沒算到甲仙加油站夜間已關門,只好在甲仙睡一晚隔天一早加完油立刻啟程。
海端站

約10:20終於抵達海端站。海端站位於台20線路旁,站名為海端站,實際行政區在關山鎮。2004年當時還是三等站,仍有站長駐守,不過於2008年3月降為乙種簡易站,站房已無人員看守。
海端站目前的Google街景,藍白相間的搭配,在這純樸小鎮上,更顯這座車站的優閒。

11:40 1051次自強號於池上站待避29次莒光號,因為已減速,速度慢站員以徒手承接路牌。

11:46 R102 柴油機車牽引29次莒光號通過海端站,司機員準備從授器拿取路牌。

既然是電氣路牌,當然要去站長室看一下電氣路牌閉塞機。這座是海端-池上 區間的閉塞機。
電氣路牌 運作原理
當單線運轉區間,為防止列車相撞或追撞,相鄰兩站之區間內僅能容許一部列車運轉,此相鄰兩站之區域稱為閉塞區間。
列車欲進入該閉塞區間須先取得離開站核發之憑證(即為電氣路牌),一旦有一部列車取得電氣路牌,該區間內就不得再核發另一路牌。區間內控制核發路牌之設備為電氣路牌閉塞機,區間內兩端站員以閉塞機傳送訊號讓兩站間之電氣路牌閉塞機運作以確保同時內僅核發一路牌一部列車運行。詳細運作請參考台鐵科普影片囉。
東竹站


14:26 R113 柴油機車 牽引51次莒光停靠東竹站。
東里站


15:19 R131 柴油機車牽引40次莒光號通過東里站。


DR2800型1058次自強號柴聯車進站通過月台,司機員將路牌丟向接收器。交還路牌後,月台前端還有下一閉塞區間的路牌要拿取。
由於火車過站時速經常超過六十公里以上,高速抓取一個鐵圈,有相當的危險性,為避免徒手拿取受傷,很多司機員接牌都會套上袖套與手套,以保護手臂,也方便著列車前進時把路牌套勾下來。

三角形缺口的電氣路牌特寫。電氣路牌是一塊銅製的圓餅,形狀很像特大號的古硬幣,中央有不同形狀之缺口,一般會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及橢圓形等四種。

16:27站員氣定神閒的像是體操選手般的把玩手中的路牌,準備走向路牌授器置放路牌。雖然已是十幾年前的事,看到這一幕彷彿回到當時的情景。
舊東里站現況
原東里站因為改線之故,舊有站房前之股道已闢建為玉富自行車道,昔日的月台都長滿草,有股滄海桑田之感啊!
三民站



17:35 1055次自強號抵三民站,待避1060次自強號。

騎腳踏車遞送路牌的情景也將成歷史光景。

17:40司機員、站員一起拿著路牌合影留念。

目前僅剩平溪線及集集線有施行電氣路牌閉塞,阿里山林鐵雖然有實施路牌交換但是採通券密碼方式辦理。CTC中央行車控制系統已是趨勢,所以站長還是會儘快抽空去這兩條支線記錄一下列車交換路牌情景。